Medicine Platform

qPCR法支原体检测试剂盒

  • 收藏 0

Price

  • $562.50元/

上海翼和应用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7317685578 021-33559491
  • 发货地  
  • 品 牌  Biowing
本公司精品橱窗推荐
  • 资本:未填写
  • 类型:企业单位
  • 主营:细胞STR鉴定,支原体检测服务及试剂盒,种属检测,PDX模型质控,端粒长度检测及试剂盒,端粒酶活性检测及试剂盒等服务及产品,实验小鼠遗传背景鉴定,线粒体拷贝数变异检测,SNP分型检测技术,目标区间重测序,目标区域甲基化测序等服务
  • 地区:
本页信息为上海翼和应用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为您提供的“qPCR法支原体检测试剂盒”产品信息,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qPCR法支原体检测试剂盒”价格、型号、厂家,请联系厂家,或给厂家留言。
询价 暂无
发货
品牌 Biowing
过期 长期有效
更新 2025-08-12 14:45

qPCR法支原体检测试剂盒


翼和生物完成了细胞支原体检测试剂盒方法学验证!该验证项目依据欧洲药典推荐的核酸检测支原体检查法验证方案,对试剂盒的专属性、检测限和耐用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翼和生物细胞支原体检测试剂盒这三方面特性均符合要求,检测灵敏度为10cfu/mL,可替代培养法,用于细胞存储库、细胞治疗用途的细胞和生物制品中的支原体污染检测和放行检测。
【药典规定的支原体检查法】
支原体严重影响培养中的细胞的表型特征和正常生长,给药品质量安全控制带来了极大的风险。因此,细胞培养过程中的支原体检测非常必要。FDA、WHO等不同国家和地区监管机构和USP、EP、ChP等法规均有支原体检查的规定,主要包括测试细胞库(主细胞库、工作细胞库),收获前的下游细胞培养物,终产品及对照细胞等是否存在支原体污染。
《中国药典》2020版第三部3301支原体检查法中规定,主细胞库(MCB)、工作细胞库(WCB)、病毒种子批、对照细胞以及临床治疗用细胞应进行支原体检查。现行《中国药典》规定的方法仍然是直接培养法和指示细胞法(DNA染色法), 这两种方法周期较长(直接培养法21天,指示细胞法3-4天),无法满足药物放行的时间要求。
     《欧洲药典》除了这两种方法法外,还推荐核酸检测法(NAT法)。同时规定,经过合理的方法学验证,NAT法可用于替代直接培养法(10cfu/mL)和指示细胞法(100cfu/mL)。
【支原体qPCR检测试剂盒已完成方法学验证】
   上海翼和委托第三方专业检测机构完成了细胞支原体检测试剂盒方法学验证!该验证项目依据欧洲药典推荐的核酸检测支原体检查法验证方案,对试剂盒的专属性、检测限和耐用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翼和生物细胞支原体检测试剂盒这三方面特性均符合要求,检测灵敏度为10cfu/mL,可替代培养法,用于细胞存储库、细胞治疗用途的细胞和生物制品中支原体污染检测和放行检测。
       
     
【产品规格】

【产品说明】 
 本产品试剂盒采用双色荧光qPCR(TaqMan探针法)检测支原体DNA,检测对象为细胞培养的上清液或细胞本身。该试剂盒具有以下特点:
   1.灵敏:100拷贝的支原体可被检出。
   2.稳定:全程闭管操作,无交叉污染。     
   3.可靠:含内参基因,避免假阴性。
   4.方便:操作简单,无需电泳步骤。
   5.定量:以CT值判断,可定量检测。
【运输及保存条件】
 低温冷冻运输, -20℃保存,有效期1年。


【产品组分】
      
  注:本试剂盒提供试剂,使用前先低速离心、后小心开启。使用时请上下轻柔颠倒十次混匀,避免起泡,并低速短暂离心后使用。
   【操作步骤】
 1. 细胞样品制备,取 1~1.5mL 细胞培养上清,1000 rpm 离心3 分钟, 取 2µL上清作为模板备用;
  2. 根据支原体检测说明书进行混合试剂,配置检测体系;
       3. 将反应罐放置再荧光PCR扩增仪上,根据产品说明书上的反应条件进行反应。



 
公司名 上海翼和应用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经营模式未填写
注册资本未填写 公司注册时间2005年
公司所在地 企业类型企业单位 ()
主营行业
主营产品或服务细胞STR鉴定,支原体检测服务及试剂盒,种属检测,PDX模型质控,端粒长度检测及试剂盒,端粒酶活性检测及试剂盒等服务及产品,实验小鼠遗传背景鉴定,线粒体拷贝数变异检测,SNP分型检测技术,目标区间重测序,目标区域甲基化测序等服务
联系方式
Medicine Platform
 
Disclaimer:
当前页为价格信息展示,该页所展示的批发价格、报价等相关信息均有企业自行提供,价格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由店铺所有企业完全负责。Medicine Platform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Reminder:
建议您通过拨打厂家联系方式确认最终价格,并索要样品确认产品质量。如报价过低,可能为虚假信息,请确认报价真实性,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