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cine Platform

点成pro-lab麦氏乳胶标准校准液-细菌悬液密度浊度调整浊

  • 收藏 0

Price

  • 面议

广州虹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18200457327 020-38743032
  • 发货地  Congo
  • 品 牌  pro-lab
本公司精品橱窗推荐
  • 资本:未填写
  • 类型:企业单位
  • 主营:数据记录仪,水浴,摇床,振荡器、混匀器、离心机、生物柜,AR
  • 地区:Congo
本页信息为广州虹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为您提供的“点成pro-lab麦氏乳胶标准校准液-细菌悬液密度浊度调整浊”产品信息,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点成pro-lab麦氏乳胶标准校准液-细菌悬液密度浊度调整浊”价格、型号、厂家,请联系厂家,或给厂家留言。
询价 暂无
发货 Congo
品牌 pro-lab
过期 长期有效
更新 2025-08-12 15:36

点成pro-lab麦氏乳胶标准校准液-细菌悬液密度浊度调整浊

一、用途介绍

麦氏乳胶标准校准液用于质量控制程序中,以调整用于鉴定和敏感性测试的细菌悬液的密度。

二、工作原理说明

麦氏乳胶标准管中含有悬浮在水溶液中的聚苯乙烯颗粒,通过在600 nm波长下使用分光光度计调整到可接受的透光率范围。细菌悬液一旦调整到与麦氏乳胶标准相同的浊度,就会产生预期的细菌/平板计数,并可用于各种鉴定或敏感性测
试的方法和试剂盒中。
麦氏乳胶标准用于调整细菌悬液的密度。每个标准由不同浓度的聚苯乙烯颗粒与水溶液混合制成。最初的麦氏标准是由氯化钡和硫酸反应生成沉淀制成的。这种技术存在不稳定、存储和重复性问题。这些问题已经通过在水溶液中使用聚苯乙烯颗粒得以克服,形成了今天使用的麦氏乳胶标准。

三、提供的材料

每个麦氏乳胶标准都配有一张Wickerham卡。试管尺寸为16×100毫米,内含10毫升标准液。麦克法兰乳胶标准可直接使用。

四、型号

型号

描述

DC-PL.2300

麦氏乳胶标准 0.5

DC-PL.2301

麦氏乳胶标准 1.0

DC-PL.2302

麦氏乳胶标准 2.0

DC-PL.2303

麦氏乳胶标准 3.0

DC-PL.2304

麦氏乳胶标准 4.0

DC-PL.2320

麦氏乳胶标准 空白 (0.0)

DC-PL.2325

Wickerham卡(10张装)

DC-PL.2350

麦氏乳胶标准套装*

  *包括各一个0.5、1.0、2.0、3.0和4.0标准及一张Wickerham卡。

五、稳定性和储存

储存温度应在15-30°C之间。避免冻结或过热。在这些条件下储存的组件会保持稳定,直到标签上注明的过期日期。

六、警告与注意事项

  • 请勿使用过期的产品。
  • 仅限实验室使用,使用前请仔细阅读说明。
  • 在比较细菌悬液与麦氏乳胶标准时,应使用直径相似的管。
  • 如果管子的体积或颜色发生变化,或者显示出微生物污染或其他变质迹象,请勿使用。
  • 请勿剧烈震荡。

七、测试步骤

1. 使用前,轻轻翻转麦氏乳胶标准管几次,以确保悬液均匀。
2. 将细菌悬液的浑浊度调整至与已知的麦氏乳胶标准一致。
3. 在适当的光线下,将细菌悬液的浑浊度与麦氏乳胶标准进行比较,并对照Wickerham卡片上的黑色条纹。

八、结果说明

当Wickerham卡片上的黑色条纹的失真程度与麦氏乳胶标准一致时,细菌悬液即为标准化。

九、质量控制

每批麦氏乳胶标准都经过分光光度计测试,并符合质量控制接受范围。

 

 

 


麦氏乳胶标准

可接受的范围 % T

最低

最高

0.5

78.5

84

1.0

54

61

2.0

35

42

3.0

22

28

4.0

14

20

 

十、预期值

 

麦氏乳胶标准 

近似细胞密度 x 10^8 /ml

600 nm 波长下的吸光度范围

最低

最高

0.5

1.5

0.0757

0.105

1.0

3.0

0.215

0.267

2.0

6.0

0.377

0.456

3.0

9.0

0.553

0.658

4.0

12.0

0.669

0.854

公司名 广州虹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经营模式未填写
注册资本未填写 公司注册时间2007年
公司所在地Congo 企业类型企业单位 ()
主营行业
主营产品或服务数据记录仪,水浴,摇床,振荡器、混匀器、离心机、生物柜,AR
联系方式
Medicine Platform
 
Disclaimer:
当前页为价格信息展示,该页所展示的批发价格、报价等相关信息均有企业自行提供,价格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由店铺所有企业完全负责。Medicine Platform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Reminder:
建议您通过拨打厂家联系方式确认最终价格,并索要样品确认产品质量。如报价过低,可能为虚假信息,请确认报价真实性,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