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名称:3%氯化钠胰蛋白胨大豆琼脂平板
英文名称:3%NACl Tryptic Soy Agar Plate
产品编号与包装规格:
产品编号 | 产品类型 | 包装规格 |
022542C | 即用型成品平板 | 90mm×20个/盒 |
产品用途:用于副溶血性弧菌的生长试验。
检验原理:胰蛋白胨、大豆蛋白胨提供氮源、维生素、生长因子; 高含量氯化钠可以抑制非弧菌类细菌生长,不影响副溶血性弧菌生长;琼脂为凝固剂。
3%氯化钠胰蛋白胨大豆琼脂平板配方成分:
配方(每升) | 含量 |
胰蛋白胨 | 15.0g |
大豆蛋白胨 | 5.0g |
氯化钠 | 30.0g |
琼脂 | 15.0g |
蒸馏水 | 1000mL |
最终pH 7.3±0.2 |
使用方法:拆开包装即可使用。
3%氯化钠胰蛋白胨大豆琼脂平板质量控制(下列质控菌株接种后于35~37℃培养18-24h,观察结果如下表:):
指标 | 质控菌株及编号 | 计数培养基 | 方法 | 标准值 | 特征性反应 |
生长率 | 副溶血性弧菌ATCC17028 | 3%TSA | 半定量 | PR≥0.7 | 无色半透明菌落 |
创伤弧菌ATCC27562 |
储存条件与保质期:2~25℃,避光保存,有效期见产品标签。
注意事项:一次性平板培养基置于冰箱冷藏保存需与存放容器冷凝管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冻损坏。产品多次在低温与常温之间变更会引起琼脂的泌水,属于正常现象。使用前应平衡至室温且尽量在无菌干燥箱中预干燥。
废物处理:检测之后带菌物品置于121℃下高压灭菌30分钟后处理。
参考文献:
1、GB 4789 .7—201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标准 副溶血性弧菌检验
2、SN0173-92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行业标准 出口食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检验方法
3、SN0173-2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行业标准 出口食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检验方法
广东环凯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隶属广东省科学院)属下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专注微生物监测控制,为食药安全保驾护航"是环凯的使命。自1993年成立以来,环凯坚持科技创新发展战略,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微生物检测试剂、微生物检测配套产品及耗材等系列产品线,逾两千个品种的产品,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环凯现已发展为国内食品、药品安全监测与控制技术和产品的重要研发生产基地,致力于为食品、医药行业提供全-方-位的微生物安全-解-决方案。
环凯依托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及自身优势,具备较强的研发实力,拥有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良好科研条件,建有广东省食品微生物安全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公司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吴清平院士,长期从事生物安全监测与控制以及微生物发酵工程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在创新成果上,公司取得国家科学技术奖2项、省部市级科学技术奖励11项、中国优秀专-利奖2项;申请专-利150余项,获得授权专-利92项,其中发明专-利60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逾200篇。同时,环凯积极承担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制订工作,主导制定了《培养基质量控制标准GB4789.28-2013》,参与制定了饮用天然矿泉水、包装饮用水微生物国家标准。